天价演唱会,究竟喂饱了谁?
演唱会一票难求
挥舞的荧光棒、燥热的鼓点、用力的大合唱,歌迷们与现场的共振与感动,让他们在音乐的魔力中忘记生活中的一切烦恼,完成了一次在生活中的浪漫逃亡。
阔别三年,当演唱会再度回到我们眼前,人们的热情也一点即燃。为了抢上想看演出的现场票,早早定好闹钟,提前进入软件开始刷票,只为在开票的几秒中抢占先机。
而演唱会市场的火热,也离不开众多明星阵容的强大。不仅有五月天、周杰伦、林俊杰、陈奕迅等代表青春记忆的老牌歌手,还有TFboys、告五人等受到年轻人追捧的新生代明星。不管是两三线的小城市,还是上海、北京等一线大城市,演唱会需求都喷井式爆发。
几年前,演唱会还是个圈层市场,各家粉丝花钱去看自己的偶像。而在几年后的今天,越来越多的“路人粉”也走进场馆,为一场热烈的氛围感和青春的情怀买单。当我们看到“xxx 演唱会”、“演唱会 抢票”、“杜绝演唱会假唱”等字眼频频冲上热搜,便也意味着演唱会这一娱乐活动真的走进了大众生活。
根据艾媒数据显示,随着全国经济的复苏,2023年中国演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3.46亿元,预计2026年将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。而根据《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》,2023年上半年,全国营业性演出(不含娱乐场所演出)场次19.33万场,与去年同比增长400.86%。
演唱会的火热,带动了不少县城经济的发展,不少为偶像而来的粉丝们愿意不远万里跨省看演出,飞机票、酒店、场馆周边的餐饮等都在这场全民狂欢中吃到了不少红利。而不可避免的是票价的溢价,不少知名明星的票,甚至被炒至天价。网传,周杰伦演唱会前三排票价高至上万,可依然有粉丝愿意花重金购买。
一场明星演唱会有多吸金?如此高昂的票价背后究竟是谁在赚钱?接下来我将进行一一拆解。
一条暴利的产业链
单从整个演唱会的产业链来说,涉及到的主体众多,上游主要是音乐人和经纪公司,他们是演唱会的内容提供者和主导者。中游主要是主办方、承办方、票务平台、制作公司和赞助商,他们是演唱会的组织者和运营者,也是演唱会的风险承担者。下游主要就是观众,他们是演唱会的消费者和参与者,也是演唱会的价值体现者。
以最近站在舆论风口的五月天演唱会为例,相信音乐和五月天作为整个演唱会的上游产业,是整场演唱会内容的提供者,他们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现场体验。上海华人文化演艺有限公司作为巡回演唱会的全程主办,负责演唱会的总体方案,他们的收入渠道包括门票、赞助、周边等,也能分配部分关系票,是整场演唱会最大的利益方和风险承担方。而大家购票的平台大麦、纷玩岛和猫眼就是票务平台,在演唱会提供舞台舞美、灯光的就是制作方“必应创造”。
对于一场演唱会而言,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有三块:票务、赞助商和演唱会周边售卖。其中,票务还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,一般由主办方和票务平台共同分成,偶尔也有明星经济方参与抽成,具体的比例根据几方的协议而定。而赞助则作为整场演唱会的次要收入来源,毕竟并不是每场演唱会都会有赞助商。除此之外,还有演唱会周边的售卖也是收入的一大来源,而这主要取决于明星的粉丝经济。
就像五月天演唱会的荧光棒以及阿信与不二良创立的服饰品牌STAYREAL在演唱会期间销量激增;还有TFboys十周年的联名服饰等周边,光短袖也要卖上上百元,却依然遭到疯抢。
那明星是不是血赚?相信很多人都想问这个问题。
还真未必。对于大多数举办演唱会的明星来说,他们拿的基本都是固定唱酬,当然也会有一些大牌明星选择与主办方抽成,这样保底的固定唱酬就会降低,抽成部分根据票务买卖情况和协议规定数额而定。
其实,举办一场演唱会的成本并不低。艺人的出场费、场馆的租金、设备的搭建和维护、人员的工资和福利、宣传费等支出,各个都是大头,而这些费用主要由主办方和艺人经纪方承担。对于一场大型演唱会来说,成本花上上千万是习以为常的,这也正是为何几年前还有不少艺人公开言论称,开演唱会经常亏损的原因。
为了更多地摊薄成本、增加利润,许多演唱会都会选择在同一城市开上好几场演唱会。同样的舞美、同样的设备,省去了运输、装台、设备折旧的费用,自然而然也省下了一大笔费用。
“实名制”背后“黄牛”也猖狂
2016年,天后王菲的演唱会票价被黄牛炒至10万元,人人惊叹黄牛的暴利。而在7年后的今天,周杰伦的前排二连座竟被叫价到15万,不得不感叹,黄牛是真的“很牛”。
一直以来,黄牛作为演唱会市场的一颗“毒瘤”,被粉丝观众们痛恨已久。为了抵制黄牛,每次演唱会前都有粉丝发声,“坚决不买黄牛票,让黄牛亏得血本无归”。许多城市的售票机制也改为强实名制,加大了黄牛买卖的难度。为了更好地规范演出票务市场,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也规定,倒卖其他有限量供应的商品,扰乱市场秩序的,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,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。如果程度较轻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。
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即便各方都在努力抵制黄牛,可他们依旧在演唱会的灰色地带活跃着。
较为常见的一种黄牛,就是代拍。在强实名制的背景下,许多黄牛选择在抢票阶段就介入,粉丝买不到票那就直接帮他们抢。
为了提高抢票的速度和成功率,代抢们往往都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。一种常见的手段是使用抢票软件,这些软件可以自动刷新、下单、支付,甚至可以设置每秒抢票次数,远远超过普通用户的手速。另一种手段是使用“连点器”,用电脑控制数部手机同时抢票。
而粉丝只需要在开票前将姓名、身份证号以及想要观演的场次和价位提供给代拍,并支付一定数额的代拍费,再等待代拍的结果反馈即可,如果没能成功拍上,代拍还将全额退款代拍费。
可令人诧异的是,代拍的费用往往比一场门票还要贵得多。小编身边的朋友就是周杰伦粉丝,为了确保抢到周杰伦上海站的演唱会,他找了代拍询价,无奈发现一张1000左右的看台票,代拍费就要3000元,内场前排的代拍费更是高达4000元。而这还是他多方问价后,找到的最低价代拍。
还有一种黄牛的形式,是渠道票。根据文化部相关通知规定,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,不得低于公安部门核准观众数量的70%,这些票也是我们可以在票务平台上买到的票。其余未公开发售的票,大都是主办方留着用来给赞助商、合作商用于资源互换的票,而多的部分就经常直接给到黄牛去卖。他们给到黄牛的票往往已经经过一轮加价,而黄牛们则以更高价卖出,因此渠道票也往往比代拍更为昂贵。
可说到底,黄牛票之所以难以抵制还是源于市场供小于求,想要看演唱会的人太多,可市场上的票有限。比起无法在演唱会上见到喜欢多年的偶像,许多粉丝即便再不愿买黄牛票,最终也会选择妥协,甘愿做那颗被割的韭菜。
尾声
音乐的魅力、情绪的张力、人群的律动,这些无一例外地吸引着众多年轻人投身于这场音乐狂欢。现场的众人群唱、明星的动情talking、歌迷们依依不舍地大喊“安可”、谢幕时明星深深地鞠躬……这些在演唱会充满仪式感的场景,定格在了众多观众的心中,成为了现实生活之外的一隅疗愈。这也是为何“快乐、治愈、爽”成为了演唱会的代名词。
可一曲终了,热闹也终将散去。梦醒时分暴露出的问题,也值得深思。
行业喷井发展的背后,必定存在着无法顾及的漏洞。即便所有的正规演唱会,都要通过文广、公安和消防的三证审批。可面对激增的市场需求,难免有所疏漏。
打开小红书,我们能看到许多消费者对演唱会现场有着不满。视线不佳、音效拉跨、座位安排不合理等问题频出,更有甚者在演出前几天将卖不出的票打折卖,导致越早买票买的越贵。
这些问题的出现,是演唱会行业走向快车道的必然,而想要走得更远更久,首先就要解决市场规范化问题,而这,也注定是条更为漫长的路。
参考资料:
新零售商业评论;演唱会扎堆,谁在创富,谁被创飞?
新浪热榜;五月天演唱会的钱都被谁赚了?门票“秒罄”背后的捞钱术
新快报;疯狂的演唱会门票 究竟是谁在哄抬票价
北京商报;演唱会到底谁最赚钱?我们扒了40场演唱会和背后的25家公司
互联网那些事;明星开演唱会,谁在赚钱?
电厂;五月天鸟巢开唱,演唱会的钱被谁赚走了?
Tech星球;明星演唱会扎堆开!谁在狂赚谁在血亏?
凤凰网财经;天带动30亿消费!明星演唱会扎堆开,谁在背后狂赚?
<end>
编辑:刘白